UnknownUnicorn4279913

【教学】币圈潜在的下一个热点——DAG

Education
COINBASE:BTCUSD   Bitcoin
国产公链Conflux前段时间低调上线抹茶,我看到时币价已经0.3刀的巅峰,现在跌了大概60~70%,回到0.09刀,100亿的总量,这个价格或许也合理。Conflux可能是DAG(项目方的说法是“树图”,后文会提到)发展到现在最成熟的一个项目,也可能成为以后热点。今天我们来大致分析一下这个潜在热点——DAG。

那年牛市结束,一泻千里,大家纷纷不知道为何,总觉得是区块链本身出了问题,是不是该扩容?DAG的理念也被带入大众视野。DAG叫做有向无环图,实际上是数据结构的一个术语。用在区块链上,可以扩容,简单来讲,就是区块链本身是一条链,如果我们允许分叉,让多条链并行甚至交织,是不是就可以存更多交易?当然DAG用在区块链上会引入比一条链更多的问题,由此也有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项目:

1)IOTA:IOTA可能是最知名的DAG项目,由于DAG允许分叉,会让链条无限扩展,IOTA创造性地创新了名为“缠结”的概念,通过缠结将DAG收束,引来了无数信徒的追捧,只是——“缠结”是一套闭源中心化组件控制生成,跑在IOTA自家服务器上,也就是说,所有的链条必须提交到中心化服务器,缠起来在排序,知道真相不免唏嘘,不过IOTA在18年底终于启动了缓慢的去中心化升级,但看如今信徒早已人走茶凉。

2)ByteBall:Byteball,中文名字节雪球,这个名字从起名创意到项目架构都深深的吸引了我,在我看来是曾经最靠谱的DAG项目,Byteball虽然采用了见证人这种略显中心化的设计,但是Byteball的白皮书清晰地讲述了DAG网络遇到的排序难题,以及诸如影子链攻击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以见证人权重作为核心,构建了一套真正的交易DAG网络,字节算作存储费用,雪球为交易结构,字节雪球名副其实。美中不足,字节雪球的一致性保证是不如单链结构的,而且以交易为单点的DAG结构对熟悉了区块的大众来讲也更难理解。不过,美中不足或许是另外的一个角度的美。

3)NANO和HashGraph:如果说前面两种币的DAG结构还比较正常的话,NANO和HashGraph简直就是放飞自我的典范,NANO和HashGraph都采用了账户单链的结构,大致的意思就是每个账户在自己的单链上有交易连续性,不同账户之间的交易,实际上存在对应关系,粗略一看挺合理的嘛,这样也确实是DAG。诶,不对,等等,,BTC的UTXO模型不就是存单账户交易链吗?所以,NANO和HashGraph是把每个人的UTXO链单独存储了,又因为引入了复杂的机制,牺牲掉了了比特币更去中心化的共识。这样一看,反而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TrustNote:“嘿,哥们,你不是挺懂DAG吗,你来看看这个TTT”,“有意思啊,啥币叫TTT?我看看白皮书”,十分钟后,“哦,这个项目挺不错的,嗯~名字不错TTT,交易DAG网络啊,字节算存储费啊,嗯~挺不错的,共识不太完美,美中不足或许是另外的一种完美啊,嚯,还有创新呢,双层网络,double扩容,best扩容,老哥,你眼光真好!”。我依稀记得那年有一位老哥画了一张图,上面是一条DAG链,下面是一条POW链,双层共识,以POW选见证人,去解决Byteball的见证人中心化问题,没想到被卖给这伙人了,殊不知最难的是选人,而不是双层蜜汁老八小憨包。

5)Conflux:斗转星移,Conflux横空出世,阵容不用说,华人图灵奖学生班子,牛逼俩字就OK了,我直接当场梭哈。DAG + 区块,引入扩容又能POW挖矿,这可比双层网络高到不知道哪里去,白皮书读完大呼过瘾,再看实验数据,TPS爆表。这必须加入关注列表,未来潜在价值币,随着关注我也发现了一点点黑料,比如论文第一次投会议没中,比如被爆跟国外某团队算法神似,当然,牛顿说过,咱们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不影响Conflux去改善数据结构。时间来到2020年,Conflux的论文已经中了几家顶会,TPS已经更新成了更严谨的3000TPS+,数据结构也更新成了“树图”。这树图又是啥?可以认为是DAG的一个子集,DAG允许点之间随便连,树只允许一层一层地连。Conflux的算法中这些微小的变化,实际上是一次崭新的升级,GHAST算法致敬GHOST算法(以太坊中用于防分叉),树图实际更为严谨,因为DAG没法做到可用的共识排序,只有先转化为树才能更好的做排序,这也算是解决了最初没中的那篇论文的小瑕疵。当然。瑕不掩瑜,Conflux团队的严谨态度,已然为币圈树立了新风向。

综上所述,DAG属实牛逼,但对于不理解的人来讲,还是谨慎投资,概念和热点总会层出不穷。无论是以交易作为点的DAG项目如Byteball,还是以区块作为点的DAG项目如Conflux,都有其可取之处。以DAG为热点最初可能是想解决扩容问题或物联网接入问题,但随着演变和发展,DAG可能会更多地成为学术问题,概念性也会越来越强,因而更看好未来的DAG链圈。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