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oxinchen

廖鑫晨:3.20熊市短线赚钱需看长做短

COINBASE:BTCUSD   Bitcoin

  现在玩币的很大一部分人还是喜欢做短线,而短线操作的要求很高,尤其是对纪律和心态的要求更为严格,当然,技巧和方法也很重要。

  虽然做的是短线,但是首先要站在更大的局来看待市场,这叫看长做短,而这个要从哪些方面来做呢。我认为在当前玩币的市场上至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会判断市场情绪,市场情绪决定的是一个大的氛围,如果市场情绪不好,那么这个市场主动性卖盘会增加,主动性买盘会减少。判断市场情绪也就是对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的判断。

  第二:在判断完市场效应后,还要养成良好的交易习惯,这个需要不断总结,其实交易的本质是一场群体博弈,币价的上涨与否本质是由资金的买进和卖出决定的,所以群体博弈最重要的是要分析持筹者和持币者的交易心理。比如亏钱效应下,拉升,砸盘者居多,赚钱效应下,拉升,跟风者居多,币价会趋于涨停。

  下面说说常用的几个技巧:

  第一,成交量。所谓有量才有价,量为价先导。量价配合,币价的上涨,一定要有量的配合。因为成交量的放大,说明了换手率的提高,大家的平均持仓成本随之上升,抛压力量减少了,币价才会持续上涨。

  所以有的时候,在庄家筹码锁定良好的情况下,币价缩量上攻,这种缩量上攻的是无法持久的。原因就在于平均持仓成本无法提高,上方抛压大增。那么,短线操作一定要选择带量的币种,对底部放量的币种尤其应加以关注。

  W底、头肩底、圆弧底放量突破颈线位时,一般就是买入的最佳时机。不过,在这里有两点前提值得注意:一是必须为放量突破。二是在低价位的突破更具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三,技术指标。玩币的技术指标多种多样,它们各有各的侧重点,不能迷信某一项指标,也不用面面俱到,最好就是熟悉其中几种最有效的,并加以结合观察。短线常用的技术指标主要是随机指标(KDJ)和相对强弱指标(RSI)。

  KDJ中的K值在20%左右的低位2次上穿D值,形成金叉时,是比较确定的买入时机;K值在80%以上的高位2次下穿D值时,形成死叉,则是一般的卖出时机。而RSI指标在0-20时,意味着当前币种处于超卖区,可以加仓或建仓;在80-100时则属于超买区,可以减仓或清仓。

  第四,均线系统。炒短线以5日、10日和30日均线为参照。5日均线上穿10日、30日均线,10日均线上穿30日均线,称作金叉,是买进时机;反之则称作死叉,是卖出时机。三条均线都向上排列称为多头排列,是币种强势的表现,币价缩量回抽5日、10日、30日均线是买入时机。

  短线操作如何做风险控?

  人气旺盛的市道宜于追涨。在交投活跃的市场氛围中,币价上冲的动力强劲,振荡幅度的宽度足以使短线操作有一个宽松的获利空间,比如在牛市中,在币种的活跃期内和市场热点区域,投资者信心增强,敢于入场追高,持筹者也有惜售和持币待涨的情绪。这样至少短线的抛压大为减轻,非常适宜于短线追涨。

  轻仓出击。对于短线客而言,轻仓永远是正确无误的抉择。短线的轻仓意指筹码不可一次吃进,可先设定入市的总资金,然后将其分成若干等份,当第一笔资金吸人之后,如果币价下跌超过4%,投资者可用同等份资金来补仓平摊成本一次。记住,只能补一次。

  双向短线法。投资者最好做自己手中持有的币种的短线,这样风险会很小而且可以双向短线操作。如某天自己的币种突然高升,向上冲高,此时只要觉得币种在高位的支撑力度不强,没有充分理由支撑它继续上涨,那么就可在高处平掉部分筹码,至于平掉多少较适宜,这完全取决于对其回落力度的评估及信心。

  一、快进快出

  这多少有点像微波炉热菜,放进去加热后立即端出,倘时间长了,不仅要热糊菜,弄不好还要烧坏盛菜的器皿。原本想快进短炒结果长期被套是败招,即使被套也要遵循铁律而快出。

  二、短线要抓领头羊

  这跟放羊密切相关,领头羊往西跑,不能向东。领头羊上山,你不能跳崖。抓不住领头羊,逮二头羊也不错。铁律是不要去追尾羊,去买高价高估的,不仅跑得慢,还可能掉队。

  三、上涨时加码,下跌时减磅

  这同每天我们都在骑的自行车道理一样,上坡时,用尽全力猛踩,一松劲就可能倒地;下坡时,紧握刹车,安全第一。铁律是一旦刹车失灵,要弃车保人,否则撞上汽车就险象环生了。

  我是廖鑫晨,主流货币分析师,财经时评人,欢迎前来相互交流学习;
Disclaimer

The information and publications are not meant to be, and do not constitute, financial, investment, trading, or other types of advice or recommendations supplied or endorsed by TradingView. Read more in the Terms of Use.